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
渑池 天气_三门峡渑池一周天气
tamoadmin 2025-01-08 人已围观
简介1.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河南三门峡天气预报(未来15天)切换城市相关地区:灵宝天气渑池天气卢氏天气义马天气陕县天气湖滨天气10月25日(今天)小雨9~16℃东风 1级空气良10月26日(周三)小雨11~14℃东风 1-2级空气良10月27日(周四)小雨9~12℃北风 1-2级空气优10月28日(周五)小雨转阴7~12℃北风 1-2级空气优10月29日(周六)阴8~13℃北风 1-2级空气优10月30
1.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
河南三门峡天气预报
(未来15天)
切换城市
相关地区:灵宝天气渑池天气卢氏天气义马天气陕县天气湖滨天气
10月25日(今天)
小雨9~16℃
东风 1级
空气良
10月26日(周三)
小雨11~14℃
东风 1-2级
空气良
10月27日(周四)
小雨9~12℃
北风 1-2级
空气优
10月28日(周五)
小雨转阴7~12℃
北风 1-2级
空气优
10月29日(周六)
阴8~13℃
北风 1-2级
空气优
10月30日(周日)
阴9~15℃
北风 1-2级
空气良
10月31日(周一)
阴转多云8~16℃
西风 1-2级
空气良
11月01日(周二)
中雨转阴8~14℃
东南风3级
空气优
11月02日(周三)
多云6~17℃
西北风3级
空气优
11月03日(周四)
多云4~16℃
东风3级
空气优
11月04日(周五)
多云5~15℃
东南风3级
空气优
11月05日(周六)
多云6~16℃
东风3级
空气良
11月06日(周日)
多云7~17℃
东南风3级
空气良
11月07日(周一)
多云8~17℃
东风3级
空气优
11月08日(周二)
多云8~18℃
东风3级
空气优
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
1. [文言文翻译]渑池道中,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
译文:
在渑池的道路上,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。当时正值天气寒冷,路上覆盖着冰雪,又险峻又湿滑,(车子)进也不能,退也不能。天色已近傍晚,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,车马几千,排列拥挤在后面,但没有一点办法。(这时)有一个名叫刘颇的人(骑着马)挥着马鞭赶来,问道:“车上的瓦罐(一共)值多少钱?”(赶车的人)回答说:“共值七八千贯钱。”刘颇立刻打开行囊取出细绢交给那个赶车的人;又叫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,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,把瓦罐全部推到了山崖下。一会儿功夫,车身变轻能够前进了,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。
2. 文言文阅读《渑池道上》做事冷静思考,用头脑做事,面对问题不慌张,冷静而果断地处理问题
注:刘颇为人慷慨,豪侠果断
翻译:在渑池的道路上,有一辆车载着瓦罐,堵住了狭窄的路道。当时正值天气寒冷,路上覆盖着冰雪,山路险峻、湿滑,进退不能。时间接近晚上,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,车马有几千多,排列拥挤在后面,没有办法。有一个叫刘颇的商客,挥着马鞭赶来,问道:“车上的瓦罐值多少钱?”回答说:“大约七八千。”于是刘颇打开行囊取出作代币的代用品,立即偿还给那个人。又命令童仆登上车子,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,把瓦罐全推到山崖下。一会儿,车变轻能够前进了,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。
3. 文言文浥池道上翻译及原文
《渑池道上》原文
渑池道中,有车载瓦瓮,塞于隘路。属天寒,冰雪凌滑,进退不得。日向暮,官私客旅群队,铃铎数千,罗拥在后,无可奈何。有客刘颇者,扬鞭而至,问曰:“车中瓮值几钱?”答曰:“七八千。”颇遂开囊,取缣,立偿之。命童仆登车,断其结络,悉推瓮于崖下,须叟,车轻得进,群噪而前。
注释
渑池:地名,在河南省渑池县西。
属:适逢,刚巧。
向:将近。
铃铎:原系在牲口颈下铃,此处代指“牲口”。
缣:细绢。
结络:捆扎用的绳网。
悉:全部。
塞:阻塞。
凌:升,登。
罗:分布,排列。
群:众人。
噪:喧哗,很多人一起叫嚷。
翻译
渑池途中,有一辆车载着瓮,阻塞在狭窄的路上。刚巧是天寒,人在冰雪上走很滑,进退都不能。天接近傍晚,官吏旅客成群结队,牲口有几千,排挤在装瓦瓮车子的后面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有一个路客人叫刘颇,举着鞭子来到前面,问道:“车里的瓦瓮值多少钱?”回答说:“值七八千。”刘颇就打开袋子,拿出细绢,立即偿还给他。叫仆人上车,割断那些绑瓮的绳子,把瓮全部推到山崖下。一会儿,车轻了能够前进,众人叫嚷着向前走去。
4. 渑池道上翻译唐代李肇《渑池道上》的翻译: 在去渑池的途中,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,阻塞在了狭窄的路上。
正巧是天寒,人在冰雪上走路很滑,进退都不能。时间已经接近傍晚,官吏旅客都成群结队,车马有几千,排挤在装瓦瓮车子的后面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有一个路客人叫刘颇,举着鞭子来到前面,问:“车里的瓦瓮值多少钱?”回答说:“值七八千。”刘颇就打开袋子,拿出细绢,立即赔偿给给他。
叫仆人上车,割断那些绑瓮的绳子,把瓮全部推到了山崖下面。一会,车轻了能够前进,众人叫嚷着向前走去。
原文 渑池道中,有车载瓦瓮,塞于隘路。属天寒,冰雪凌滑,进退不得。
日向暮,官私客旅群队,铃铎数千,罗拥在后,无可奈何。有客刘颇者,扬鞭而至,问曰:“车中瓮值几钱?”答曰:“七八千。”
颇遂开囊,取缣,立偿之。命童仆登车,断其结络,悉推瓮于崖下,须臾,车轻得进,群噪而前。
扩展资料:
《唐国史补》成于穆宗朝作者为尚书左司郎中时,《唐国史补》系续刘餗《传记》而作,全书共记三百零八条事。记载了唐代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,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、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等。
作者简介: 李肇,生卒年里不详,贞元后期历华州参军。曾担任江西观察从事、协律郎,翰林学士、加司勋员外郎等。
长庆元年因为与李景俭等于史馆饮酒,贬澧州刺史。卒于开成元年前。
代表作有《国史补》、《翰林志》、《经史释题》等。
5. 渑池道上翻译唐代李肇《渑池道上》的翻译:
在去渑池的途中,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,阻塞在了狭窄的路上。正巧是天寒,人在冰雪上走路很滑,进退都不能。时间已经接近傍晚,官吏旅客都成群结队,车马有几千,排挤在装瓦瓮车子的后面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有一个路客人叫刘颇,举着鞭子来到前面,问:“车里的瓦瓮值多少钱?”回答说:“值七八千。”刘颇就打开袋子,拿出细绢,立即赔偿给给他。叫仆人上车,割断那些绑瓮的绳子,把瓮全部推到了山崖下面。一会,车轻了能够前进,众人叫嚷着向前走去。
原文
渑池道中,有车载瓦瓮,塞于隘路。属天寒,冰雪凌滑,进退不得。日向暮,官私客旅群队,铃铎数千,罗拥在后,无可奈何。有客刘颇者,扬鞭而至,问曰:“车中瓮值几钱?”答曰:“七八千。”颇遂开囊,取缣,立偿之。命童仆登车,断其结络,悉推瓮于崖下,须臾,车轻得进,群噪而前。
扩展资料:
《渑池道上》出自唐代李肇《唐国史补》。寓意告诉人们做事冷静思考,用头脑,面对问题不慌张,冷静而果断地处理问题。
《唐国史补》成于穆宗朝作者为尚书左司郎中时,《唐国史补》系续刘餗《传记》而作,全书共记三百零八条事。记载了唐代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,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、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等。
作者简介:
李肇,生卒年里不详,贞元后期历华州参军。曾担任江西观察从事、协律郎,翰林学士、加司勋员外郎等。长庆元年因为与李景俭等于史馆饮酒,贬澧州刺史。卒于开成元年前。代表作有《国史补》、《翰林志》、《经史释题》等。
6. 渑池会(文言文)你好!
原文:
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②。赵王畏秦,欲毋行,廉颇、蔺相如计曰:“王不行,示赵弱且怯也。”赵王遂行,相如从。廉颇送至境,与王诀曰③:“王行,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④,还,不过三十日。三十日不还,则请立太子为王,以绝秦望。”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秦王饮酒酣,曰:“寡人窃闻赵王好音,请奏瑟。”赵王鼓瑟。秦御史前书曰“某年某日,秦王与赵王会饮,令赵王鼓瑟”。蔺相如前曰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,请秦盆缻秦王⑤,以相。”秦王怒,不许。于是相如前进缻⑥,因跪请秦王。秦王不肯击缻。相如曰:“五步之内,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!”左右欲刃相如,相如张目叱之⑦,左右皆靡⑧。于是秦王不怿⑨,为一击缻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“某年月日,秦王为赵王击缻”。秦之群臣曰:“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⑩。”蔺相如亦曰:“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。”秦王竟酒,终不能加胜于赵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,秦不敢动。
译文:
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,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。赵王害怕秦国,想不去。廉颇、蔺相如商议道:“大王如果不去,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。”赵王于是前往赴会,相如随行。廉颇送到边境,和赵王诀别说:“大王此行,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,再加上返回的时间,不会超过三十天。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,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,以断绝秦国的妄想。”赵王同意这个意见,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。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,说:“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,请您弹瑟吧!”赵王就弹起瑟来。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:“某年某为某日,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,令赵王弹瑟。”蔺相如上前说:“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,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,以便互相。”秦王发怒,不答应。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,并跪下请秦王演奏。秦王不肯击缶,相如说:“在这五步之内,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!”侍从们想要杀相如,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,侍从们都吓得倒退。当时秦王不大高兴,也只好敲了一下缶。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:“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为赵王敲缶。”秦国的大臣们说:“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。”蔺相如也说:“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。”秦王直到酒宴结束,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。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,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。
7. 文言文《刘颇偿瓮直》的翻译一、译文 渑池途中,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,阻塞在狭窄的路上。
刚巧是天寒,人在冰雪上走很滑,进退都不能。天接近傍晚,官吏旅客成群结队,车马有几千,排挤在装瓦瓮车子的后面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有一个路客人叫刘颇,举着鞭子来到前面,问道:“车里的瓦瓮值多少钱?”回答说:“值七八千。”刘颇就打开袋子,拿出细绢,立即偿还给他。
叫仆人上车,割断那些绑瓮的绳子,把瓮全部推到山崖下。一会儿,车轻了能够前进,众人叫嚷着向前走去。
二、原文 渑池道中,有车载瓦瓮,塞于隘路。属天寒,冰雪凌滑,进退不得。
日向暮,官私客旅群队,铃铎数千,罗拥在后,无可奈何。 有客刘颇者,扬鞭而至,问曰:“车中瓮值几钱?”答曰:“七八千。”
颇遂开囊,取缣,立偿之。命童仆登车,断其结络,悉推瓮于崖下,须臾,车轻得进,群噪而前。
三、出处 《唐国史补》·渑池道上 扩展资料 一、创作背景 《唐国史补》又称《国史补》,为中唐人李肇所撰,是一部记载唐代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,涉及当时的中国社会风气、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,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,仅《太平广记》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。 二、内容介绍 《唐国史补》系续刘餗《传记》(实即《隋唐嘉话》)而作,全书共记三百零八条事,卷首有目录,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。
记载了唐代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,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、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等。前二卷记事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,卷下则杂记各类典故制度。
三、作者简介 李肇,字里居,生卒年不详。唐朝人,唐宪宗元和中813年在世。
累官尚书左司郎中,迁左补阙,入翰林为学士。元和中,坐荐柏耆,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监。
赵惠文王惨白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:“什么?你们居然要寡人去会秦王?”
“大王莫不忘了那二万百姓的性命?”廉颇满是伤痕的拳头握得青经暴起:“还有先帝传于您的石城,难道就看着那秦王抢走不成?”
“可是,可是,秦王是决计不会轻易放过寡人的呀!”赵王的嘴唇在胡须下不住的颤抖。
“大王,形式逼人,您不去不行啊!”蔺相如前跨一步,衣摆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满弓形的弧。“连月阴雨,大堤决口,再加上秦兵铁骑无情,现已是哀鸿遍野,百姓民不聊生。如今,秦王首先来使请和,大王理应前去赴会,力求救民于水火!”
“寡人前去救民于水火,又有谁来救寡人于秦王的魔掌?”赵王跌坐进王座,有气无力的叹道。
“哼!秦王算甚东西!大王莫怕,只要我廉颇还有一口气在,定不会让那厮伤大王毫毛!” 廉颇右脚一跺,身上的铠甲发出响亮的咔咔声回荡在廷堂。赵王似乎被这力量的声响震动,坐直了些。蔺相如又上前一步,双手作揖,跪下说:“大王,不能让天下人耻笑我赵国弱小怯懦啊!万望大王以社稷百姓为重,前去赴会!”
群臣见势也纷纷跪下请命。
赵王终于在一片恳求声中点了头。
三日后,赵王的车驾行驶到了秦赵边境上。一直领队的廉颇忽然伸出手,示意马夫停下。随着马儿一声嘶鸣,大队停了下来。赵王探出头来“怎么停下了?难道遇上了秦兵?”说罢左右张望着。
“是到边境了,大王。” 蔺相如挂起轿门帘,扶赵王下了车。
廉颇走上前去,持兵揖,说:“大王此行,估计路上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后返回,最多三十天。如果,末将只是说如果,大王三十天内没回来,末将请求册立太子为王,以断绝秦国想扣下您为人质要挟的念头。”
赵王的脸刷的一下白了,险些摔倒。蔺相如赶紧扶住赵王,说:“廉将军此计实为赵国未来着想,还望大王仔细考虑。况且秦王也不一定会轻举妄动,大王不必过于紧张。”
赵王看着相如坚定的眼神,不无绝望地说:“那就按廉爱卿说的办吧。”
蔺相如把赵王扶回车上,放下门帘,转身走到廉颇面前,轻语了几句,廉颇稍一点头就回马绝尘而去。
渑池的天气秋高气爽,阳光明媚地如同秦王脸上的笑:“哈哈哈,赵王好酒量!来来来,再满上!”
赵王颤抖着接过酒杯,瞄了一眼蔺相如,相如不易觉察地轻点了一下头——赵王一饮而尽。
“好!爽快!”秦王抚掌称快,一边却放下还没动的酒杯,双眼直视着赵王,说:“寡人听说赵王擅长弹琴,技艺不凡,不知是否愿意赏光一奏?”
言毕,一架木琴已经架在赵王面前。赵王只得将十指放在琴弦上,丝弦飞扬,琴音空寥而悲凉。相如的手不禁握紧了。
一曲终了,秦王似乎很享受,慢悠悠地一抬手,一个拿着竹绵的文官立刻从角落里闪了出来。秦王说:“记下:某年月日,寡人和赵王在渑池会饮,令赵王弹琴。”
赵王原本酒红的脸更红了,十指像触了电一样从木琴上缩了回来。
蔺相如三步上前,面如寒冰,音调平稳地说:“赵王也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器,技法超群,人间罕见。请允许我献一只缻给您,用来奏乐。”
秦王端详着蔺相如,愠怒的说:“你就是前年来献和氏壁的那个人吧,一介败者家臣也敢来要求寡人?”
蔺相如一言不发,从墙边摆设中取下一只缻,双手捧着,又向前三步,跪在秦王面前,举缻过头。
秦王看着相如的手,那是一双书生的手,秀气而文弱。
“寡人说了不奏就是不奏,还不退下!”
相如抬起头,双眼逼视着秦王。秦王不觉惊呆了,他在那双自己瞧不起的眼中看见了前所未见的勇气执着和怒火,仿佛要将他烧成灰烬:“五步之内,相如请得让我的颈血溅在大王的脖子上!”
周围的侍卫这才发现这个清瘦的献缻人已经离秦王不到五步了,纷纷拔出刀想冲上去,但,只听一声惊天动的“谁敢动!”震耳欲聋。相如四顾,侍卫们只觉那目光好像把把锋利的冰刀要撕开他们的胸膛。于是,左右的侍卫都强忍着逃跑的冲动,退到十步之外,刀撒落一地。
秦王已经吓得动弹不得,很快接过缻,击了一下。
蔺相如站起身来,回头对赵王身后的文官清晰地说:“记下:某年月日,秦王为赵王击缻。”
秦王身后的一群华服绵袍这才回过神来,一个穿得最鲜亮的站出来,避开相如的目光,对赵王说:“不久之后就是秦王的寿辰了,即时定会同庆盛况空前。赵王想必也会感到喜悦吧,不如就请您将赵国的十五座城作为薄礼为秦王庆生吧。”
赵王通红的脸现在又变白了,嘴唇蠕动着却好像发不出声音。
相如低头轻轻拂去青布袍上刚才跪倒的灰,然后从容地抬起头,几乎是浅笑着说:“真巧啊,赵王的寿辰也在最近这几天,秦王请赵王此时会饮想必也是为了给赵王一份厚礼吧。其实,秦王不必如此客气,只要将咸阳一城送予赵王即可。”
群臣顿时变成群哑。
秦王再也按捺不住了,丢下帝王风范像骂街一样站起来唾沫乱飞:“你个蔺相如区区一个无用书生居然敢在本王面前如此放肆!你就不怕本王一刀砍了你和你那赵王?!”
还没等蔺相如开口,门外闯进来一个小兵,在秦王耳边急促地说了几句,秦王刚才嚣张的气焰即刻飞灰烟灭了,眼中满是失望。
蔺相如却哈哈笑了二声,愉快地说:“是赵国的千万铁骑到了边境了吧?我事先已和廉颇将军商量好在边境多多部署军队。相信英明睿智的秦王不会低估了赵军将士忠诚护主的决心吧?”
秦王只得坐回椅里,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赵王,请喝酒。”
……
因此,第二十七天清晨,廉颇在秦赵边境上迎回了赵王的车驾。
古文原文:
秦王使使者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。赵王畏秦,欲毋行。廉颇蔺相如计曰:“王不行;示赵弱且怯也。”赵王遂行,相如从。廉颇送至境,与王诀曰:“王行,度道里会之礼毕,还,不过三十日;三十日不还,则请太子为王,以绝秦望。”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
秦王饮酒,酣,曰:“寡人窃闻赵王好音,请奏瑟。”赵王鼓瑟,秦御史前书曰:“某年月日,秦王与赵王会饮,令赵王鼓瑟。”蔺相如前曰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,请奉盆缶秦王,以相。”秦王怒,不许。于是相如前进缶,因跪请秦王,秦王不肯击缶。相如曰:“五步之内,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。”左右欲刃,相如张目叱之,左右皆靡。于是赵王不怿,为一击缶;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:“某年月日,秦王为赵击缶。”秦之群臣曰: “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。”蔺相如亦曰:“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。”秦王竟酒,终不加胜于赵,赵亦盛设兵以待秦,秦不敢动。